市道新闻 □ 赵彦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的若干措施》,从准入服务优化、政策红利释放、权益保护、质量提升四大维度推出 21 项务实举措,直击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审批效率、融资难题、经营便利等关键痛点,为民营经济壮大注入政策动能。
准入服务 “提效降阻”:智慧审批与跨域服务破解办事难题
广西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在市场监管领域推出多项突破性准入服务举措,大幅压缩民营市场主体办事时间与成本:
- “一键三联” 智慧审批:实现营业执照与许可事项 “联办、联变、联销”,企业无需多次提交材料,审批流程从 “多环节跑” 变为 “一站式办”,审批效率提升超 60%;
- 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将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由三级申报试点简化为两级申报,同步开通咨询专线并建立 “专人专岗 + 全员培训” 机制,解决企业取名难、申报繁问题;
- “个转企” 集成服务:推行 “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支持转型企业延用原个体工商户成立日期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保留经营历史沉淀的品牌价值与信用基础,降低转型成本;
- 跨区域迁移便利化:在自治区内实现企业跨区域跨部门迁移 “一次办理”,同时联动广东推出粤桂经营主体跨省迁移 “一件事” 全链条服务,打破地域行政壁垒,助力企业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 特殊食品审批协作:构建特殊食品注册加快审批政策协作机制,通过流程优化与政策衔接,推动广西特殊食品产业形成集聚创新态势,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新高地。
政策红利 “精准滴灌”:资金奖励 + 金融创新 + 品牌赋能激活活力
针对民营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广西从资金、金融、品牌推广多方面释放政策红利:
- 资金奖励直达主体:明确制定 “个转企” 奖励资金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降低转型初期运营压力;
- 金融产品专属定制:联合金融机构拓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服务,创新推出 “名特优新贷” 等专属金融产品,将企业 “名特优新” 资质与信贷额度挂钩,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 品牌推广与能力提升:在 “广西放心消费地图” 重点标注 “名特优新” 个体工商户,提升品牌曝光度;组织跨区域展销活动与营销技能公益培训,帮助民营主体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经营能力;
- 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广西经营主体信用建设机构,发布 “桂有诚信” 统一标识,实现企业信用信息 “一码通查”,为诚信民营企业在招投标、融资等领域争取更多市场机会。
权益保护与质量提升:筑牢公平竞争基石 助力民营主体 “强内功”
除准入与政策支持外,广西同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 “保障线” 与 “成长线”:
- 权益保护方面:通过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等举措,坚决查处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为民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
- 公平竞争方面: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严禁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确保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取、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 质量提升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开展质量认证,支持 “专精特新” 民营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质量诊断、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民营企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效益” 转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 21 项举措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 “急难愁盼”,后续将建立政策落实跟踪机制,通过定期调研、企业回访等方式动态优化措施,确保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