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 □ 赵彦
市场监管总局 9 月 20 日通报,根据前期核查结果,已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正值直播电商行业监管持续强化之际,凸显监管部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规范行业秩序的决心。
聚焦平台主体责任 强化直播电商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此次立案旨在进一步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和中小微商家合法权益。该负责人指出,直播电商作为平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消费模式、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因交易主体多元、法律关系复杂,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乱象频发,社会反映强烈。
据公开信息显示,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5000 万元,其运营的电商平台涵盖时尚、美妆、日用百货等多个品类,2024 年在大中华区电商平台中排名第八,主要通过第三方商家入驻模式开展业务。业内分析认为,此次调查可能涉及平台对入驻商家资质审核不严、虚假宣传管控不力等问题,具体指向《电子商务法》中关于平台经营者对商品和服务信息的审核义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的相关条款。
行业治理升级 凸显常态化监管思路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将严格依照《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推进案件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据悉,《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明知或者应知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此次立案延续了监管部门对直播电商领域的严管态势。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已查办并曝光多起直播电商重大违法案件,形成 “以案促改” 的治理模式。数据显示,2024 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直播电商违法案件超 3000 起,涉案金额同比下降 18%,行业合规水平逐步提升,但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问题仍未根治。
资本版图浮出 行业影响待观察
作为快手科技全资子公司,成都快购科技的业务动态备受行业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其运营的电商平台以时尚品类为核心,2024 年电商营收主要来自第三方商家交易佣金,服务覆盖大中华区主要消费市场。此次调查是否会影响母公司业务布局,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调查确认平台存在主体责任缺失问题,成都快购科技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对平台内经营者未尽到资质审核义务,最高可处二百万元罚款。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持续健全直播电商监管制度,坚持 “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 的原则,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激发网络经营主体活力。此次调查既是对单一企业的合规警示,更是对整个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引导,推动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