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讯 7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披露,今年上半年该区围绕 “营商广西・桂在便利” 服务品牌建设,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健全响应处置机制、强化分类施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全区累计受理经营主体诉求 9.35 万件,投诉举报求助类问题综合解决率达 76.47%,全量工单满意率达 87.88%。
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打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
为强化统筹协调,广西确立 “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原则,将经营主体诉求响应处置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从 13 个扩充至 18 个,覆盖执法司法、园区服务等关键领域,并由政府分管领导与政法委书记担任 “双召集人” 牵头推进。同步出台《2025 年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明确 17 条硬核措施压实责任,通过开展疑难工单专项处置、下发 55 件提醒敦促函等举措,倒逼响应处置质量提升。
针对园区这一经营主体集聚地,广西在全区 120 个产业园实现专项服务机制全覆盖,构建起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服务网络,有效打通问题响应 “最后一公里”。
聚焦痛点精准破题 释放政务服务效能
在破解经营主体高频诉求方面,广西实施分类攻坚:清理拖欠账款成效显著,推动设区市通过多元方式化解欠款 1.27 亿元,直接惠及 687 家经营主体;针对 “五险一金” 类诉求解决 4.13 万件,解决率高达 91.23%;政务服务领域推行企业登记、注销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 模式,最快 0.5 天即可办结且全程零费用,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助企纾困方面,人社部门通过减免社保费 4170 万元、发放补贴超 1400 万元,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时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推荐送工入职 1.78 万人,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迭代服务机制 拓宽提质增效路径
为动态优化服务,广西推动机制持续升级:自治区专班分 3 组赴 11 个设区市开展实地调研,形成问题清单与改进建议;组织 2 场经营主体座谈会,邀请 60 余家企业负责人现场提诉求,推动问题 “面对面” 解决。
下一步,广西将推行经营主体服务监督卡,并建设集成多功能的 “广西经营主体服务网”,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切实让经营主体 “找得到门、办得成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创新服务载体,提升问题解决质效,加大 “营商广西・桂在便利” 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