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9月5日电 开学季以来,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儿童化妆品质量安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检查母婴店、校园周边商店等相关经营主体 21 家次,查处 6 起存在虚假标示化妆品功效、违规标示 “适用儿童” 等违法行为的案件,累计罚没款达 9000 元,切实守护未成年人用妆安全。
聚焦重点场景与品类 全流程排查安全隐患
此次专项检查精准锁定高风险场景与产品,构建 “重点对象 + 关键环节” 的监管体系:
- 重点检查对象:以母婴店、校园周边小商店、商场化妆品专柜、超市为核心排查场景,同步对玩具店、文具店开展突击检查,严防 “彩妆造型儿童玩具” 等易混淆产品违规流通;
- 重点检查品种:聚焦儿童常用的沐浴露、防晒类、舒缓类化妆品,直击日常用妆高频需求;
- 关键检查环节:从进货源头到销售终端全流程核查 —— 查验进货查验记录与索证索票完整性,确认进货渠道合规性;核查化妆品注册 / 备案凭证及同批次检验报告,杜绝 “无证”“无检验” 产品;检查是否设置儿童化妆品专区、产品是否超过保质期,同时重点核验儿童化妆品标签是否标注 “小金盾” 专用标识,坚决阻断 “三无” 产品流入市场。
发布消费提示 引导科学选购
针对儿童化妆品选购误区,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向广大消费者发布专项提示,明确 “三看三避” 选购要点:
- 看资质信息:选购时需确认产品外包装是否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成分表、执行标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信息完整可追溯;
- 看专用标识:认准儿童化妆品 “小金盾” 标识,此为儿童化妆品区别于成人化妆品、玩具的重要标志;
- 看产品属性:严格区分儿童化妆品与玩具,普通玩具需查看是否标注 “3C” 认证标志、厂名厂址,切勿将玩具当作化妆品涂抹;
- 避免认知误区:明确 “化妆品不是药品”,不得宣称医疗作用;警惕标注 “食品级”“可食用” 等词语或食品相关图案的产品,此类表述不符合儿童化妆品标签规范。
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同时呼吁,消费者若发现违规销售儿童化妆品的行为,可随时拨打 12315 投诉举报热线,共同参与市场监督,筑牢儿童用妆安全 “防护网”。(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