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市道新闻提示 立秋已过,但高温天气仍在持续。此时,新鲜多汁的时令水果成为消暑解渴的佳选。从营养与健康角度出发,以下五种当季水果不仅能补充水分和能量,更能帮助应对 “秋老虎” 带来的暑热不适。

西瓜:立秋 “天然补水站”
- 营养亮点:含水量高达 92% 以上,能快速缓解口渴、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其富含的番茄红素含量远超生番茄,堪称皮肤抗紫外线的 “天然盾牌”;所含瓜氨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可降低相关风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 C 和钾元素,助力增强抗暑能力。
- 食用提示:避免贪凉食用冰镇西瓜,高温天气下肠胃较为敏感,常温或微凉食用更佳。切瓜时需注意生熟分开,使用专用水果刀和清洁砧板,切开后应尽快食用,防止高温环境下细菌滋生。建议一次食用 200—300 克(约 1—2 小片)。
蜜瓜:清甜解燥 “电解质管家”
- 营养亮点:汁水丰盈,钾元素含量约 250mg/100g,是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缓解高温疲劳的理想选择。同时富含 β- 胡萝卜素,有助于护眼护肤,搭配维生素 C,营养更全面。
- 食用提示:一次食用量约为 1/4 个中等大小的蜜瓜,可直接切块食用或制作沙拉(建议少放酱料)。若环境湿度较大,切开的蜜瓜果肉易变质,需尽快吃完或冷藏保存。闷热午后食用几块,能快速恢复体力。
桃子:“肠道友好型” 润燥果
- 营养亮点:富含果胶等膳食纤维,堪称 “润肠顺气” 小能手,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钾元素、维生素 C 与 β- 胡萝卜素协同作用,在维持电解质平衡的同时兼具抗氧化功效,且清甜多汁,食用负担小。
- 食用提示:每天建议食用 1—2 个中等大小的桃子。由于高温潮湿环境下果皮易残留农药,需用流水用力搓洗,或直接去皮后食用。部分人可能对桃毛过敏,食用后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夏秋之交吃桃,既能润燥又能舒缓身心。
芒果:护眼抗蓝光 “热带王牌”
- 营养亮点:胡萝卜素含量极高,约为橙子的 5.6 倍,是保护视力、呵护皮肤与增强免疫力的 “护眼大户”,能帮助抵抗电子屏幕的蓝光伤害。此外,其含有的钾、镁元素对维持血压稳定有益,维生素 C 含量也较为丰富。
- 食用提示:可直接食用或用于制作甜品(如布丁、西米露),尤其适合上班族、手机使用者。但芒果升糖指数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时应少量食用,观察有无不适反应。高温天食用香甜的芒果,能带来热带水果的活力与清爽。
荔枝:“能量炸弹” 需适量食用
- 营养亮点:堪称 “天然能量果”,维生素 C 含量达 71.5mg/100g,远超苹果和橙子,抗氧化能力强,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其糖分含量较高(15%—20%),能快速补充能量,且含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 食用提示:美味虽难挡,但需注意克制。成人一天食用 8—10 颗(100—150g)即可。由于荔枝含高果糖,过量食用易 “上火”,空腹大量食用还可能引发 “荔枝病”(低血糖)。儿童食用需减量,且务必去壳去核。高温天气能量消耗大时,适量食用可提神醒脑。
立秋吃果健康锦囊
- 彻底清洗:用流水用力搓洗果皮(即使计划削皮),杨梅等难清洗的水果可先用淡盐水浸泡。高温潮湿环境下,农残和污垢问题不容忽视。
- 生熟分开:切水果的刀具和砧板必须与处理生肉、海鲜的分开,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消毒。雷雨频繁时,更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 适可而止:过量摄入果糖会增加身体负担;冰镇水果虽凉爽,但高温下猛吃易刺激肠胃,老人和儿童尤其需注意,常温或微凉食用更稳妥。
- 特殊人群注意: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桃子、李子等低 GI 水果,控制食用量并定时食用;肾病患者应减少哈密瓜等高钾水果的摄入;过敏体质者需避开芒果、荔枝等易致敏水果。
立秋已至,暑热未消。选择当季鲜果,科学合理食用,方能帮助您清爽、安稳地度过这段 “暑热秋燥” 交织的时光。(陈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