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 □ 杨秀文 温徐旺
9月14日,闻喜县阳隅镇下丁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洪洞县蒲剧团带来的《明公断》《清官颂》等经典剧目在此上演,跌宕起伏的剧情与韵味醇厚的唱腔,引得台下村民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这场文化盛宴,正是下丁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作为晋南革命老区,下丁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抗战时期,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以该村为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勇杀敌;村里先后有 21 名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用热血谱写了英雄壮歌。如今,这里已成为闻喜县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近年来,下丁村 “两委” 锚定 “文化兴村” 目标,将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持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围绕红色旅游主导方向,村里先后修建并恢复下丁村革命英雄纪念碑、英烈展览馆、村史展览馆、农耕陈列馆及农村廉政教育基地;今年 8 月,古建筑 “魁兴阁” 修复工程顺利完工。这些文化阵地不仅成为村民接受教育、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更让村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显著增强。

在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领域,下丁村的探索同样走在前列。自 1989 年起,该村便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后续逐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制度及村民代表制度,有效凝聚村民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此外,村里每年开展 “文明户”“文明村民”“好媳妇”“好婆婆” 等评选活动,并举行隆重表彰仪式,以榜样力量引领新风尚;每逢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期举办,每年还邀请专业剧团进村演出,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充实。凭借扎实的工作,下丁村多次获评省、市、县三级文明村,乡风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基础设施的升级,为下丁村的发展筑牢根基。村里新增绿化面积约 100 亩,种植国槐、白皮松等苗木,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后续产业发展埋下 “绿色伏笔”;街道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既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池塘修建、舞台搭建、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下丁村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始终聚焦村民增收与集体致富:800 亩花椒种植基地年产花椒远销省内外,成为村民稳定的收入来源;2000 亩优质小麦基地的打造,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 “下丁力量”。不仅如此,村里还兴办纸箱厂、建设农产品保鲜库,有效提升农产品储存与销售能力,推动特色产业延链补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红色文化传承到乡风文明培育,从环境改善到产业发展,下丁村正以文化为魂,走出一条 “文化铸魂、产业赋能、治理有效、生态宜居” 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