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讯 夏日的闻喜县阳隅镇热闹非凡。近日,一场融合体育竞技活力与地方特色魅力的产品展销活动在此启幕。这场盛会不仅为群众带来多元体验,更成为展现阳隅镇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的重要窗口,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非遗草编:指尖技艺激活文化价值
展销区的非遗草编摊位前,始终聚集着驻足观赏的游客。寻常草绳在 72 岁手工艺人王师傅等老手艺人的指尖流转,瞬间化为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纹路精巧的收纳篮,甚至融入现代审美的装饰挂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门手艺传了三代,没想到现在这么多人喜欢。” 王师傅一边演示编织技法一边介绍,展销首日带来的百余件作品已被订购过半。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手作,既延续着千年非遗的文脉,更成为村民增收的 “新引擎”,让传统技艺在当代焕发经济价值。
生态农产:田间好物传递自然匠心
特色农产品区香气四溢,成为人气焦点。刚从果园摘下的水蜜桃,果皮薄如蝉翼,轻掰即露流汁果肉,清甜汁水瞬间充盈口腔;北苑西瓜以 “沙甜” 闻名,切开时瓜香扑鼻,瓤色如玛瑙,是当地多年培育的优质品种;古法酿造的柿子醋、果醋色泽琥珀,酸中带甘,展位循环播放的酿造工艺短片,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传统技法的匠心。
“保留了山楂的原汁原味,又方便携带,给孩子当零食再合适不过。” 一位市民对冻干山楂的评价,道出了这些生态农产的市场吸引力 —— 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阳隅镇坚持生态种植、传承传统工艺的生动注脚。
匠心玻璃:现代产业彰显发展实力
玻璃器皿展示区则展现了阳隅镇现代产业的硬核实力。展台内,线条流畅的水晶花瓶、设计简约的家用餐具件件晶莹剔透,光影流转间尽显工艺巧思。“我们的玻璃制品采用无铅工艺,耐高温、透光性强,已远销江浙一带。” 展区负责人介绍,借助展销平台,已有 3 家外地客商明确表达合作意向,让 “阳隅制造” 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据统计,此次活动吸引周边乡镇及县城游客超 5000 人次,现场交易额突破 80 万元。阳隅镇党委书记杨青表示,展销活动是 “文化 + 产业” 融合的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探索。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挖掘特色资源,通过电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方式,让更多阳隅好物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李亚胜 温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