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北京10月16日电 (陈斌)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涉及医疗、药品、金融等重点领域及直播电商、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22185件,罚没款1.11亿元,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本次公布的案例呈现三大违法特征:一是AI技术滥用问题突出,部分企业利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虚假人物形象或仿冒公众人物进行营销;二是医药健康领域违规高发,涵盖处方药变相宣传、医疗器械未经审查发布、普通食品宣称治疗功效等行为;三是新兴业态监管难度加大,直播带货、健康科普软文等成为违法广告新载体。
AI造假成重灾区 两案罚款超百万
在AI技术滥用方面,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苗古金贴(厦门)大药房有限公司案具有典型性。经查,该公司不仅发布未经审查的”苗古金贴远红外治疗贴”医疗器械广告,更通过AI生成”第56代苗方传承人”等虚假人物形象,并使用”中老年专用”等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依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当事人被处以120万元罚款,为本次公布案例中最高罚金额度。
类似案例还有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北京心情好科技有限公司案。该公司在直播和短视频中,利用AI技术仿冒著名主持人形象推广”深海多烯鱼油凝胶糖果”普通食品,并虚假宣称产品具有”解决头晕头痛、手麻脚麻”等治疗功效,最终被罚款20万元。这两起案件均契合中央网信办今年4月启动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整治重点,该行动明确将”AI克隆他人生物特征信息””假冒公众人物营销牟利”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医药健康领域违规集中 跨业态宣传成新套路
医药健康类广告占本次公布案例的六成,违法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广州默尼互联网信息有限公司案中,当事人以健康科普文章为掩护,变相发布”菲普利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处方药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的强制性规定,被罚款42万元。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则查处了一起直播带货违法案件。杭州熠桐升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发布未经审查的”龙血树叶粉”药品广告,并将普通食品”孝庄王府神经酸凝胶糖果”虚假宣传为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最终被处以32.07万元罚没款。重庆市忠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重庆伟东医药有限公司更涉及19种未经审查的药品广告,且存在药品功效虚假宣传问题,被罚款20万元。
多领域协同监管 形成执法合力
除AI造假和医药违规外,本次公布的案例还涵盖医疗美容、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其中,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医疗美容广告案中,无锡市灵美东方医疗美容门诊部不仅将实际从业仅一年的医生包装为”十年名医”,还在未经审查的广告中推介医疗用毒性药品”A型肉毒毒素”,委托的广告公司更擅自套用其他广告审查文号。当事人被罚款14万元,涉事广告公司已被移送属地处理。
在金融领域,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美兰分局查处的海南搜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显示,该公司在互联网发布”在家躺着赚钱,年入百万+”等金融投资广告,对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且未提示风险,违反《广告法》中”不得对投资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的规定,被罚款16万元。
监管持续加码 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业态,深化”AI+监管”技术应用,推动互联网平台建立广告内容AI审核机制。同时,将加强与网信、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联动,落实《广告法》修订后的监管要求,对严重违法广告行为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