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8月14日电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显示,山西介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靳支行、山西尧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兴支行、山西尧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汾滨支行正式终止营业。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金融行业及当地社会层面激起层层涟漪。
从批复内容来看,监管部门要求这些支行接到文件后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同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后续手续 。事实上,这并非孤立事件。2025 年至今,山西已有超 25 家银行网点关停,涵盖山西银行、光大银行、农商行等多种机构。
为何会出现多家银行支行终止营业的情况?从宏观层面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不断普及。线上支付、手机银行等便捷金融服务方式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大量金融业务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导致传统物理银行网点的业务量大幅下滑。维持物理网点的运营,需要承担高昂的租金、人力以及日常运营成本,在收益与成本严重倒挂的情况下,部分业务量少、盈利能力弱的支行被关停在所难免。
就山西本地经济金融环境而言,也存在诸多因素促使银行做出这样的决策。以介休市为例,2024 年其存款增速仅 1.2%,远低于全省 3.8% 的均值,经济活力与金融增长动力不足,使得银行在当地开展业务面临更大挑战。而尧都农商行 2024 年报显示其不良贷款率达 2.89%,超出行业均值,这反映出其资产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支行的经营状况或因此雪上加霜。
此外,这些被关停的支行均为农村商业银行下属基层网点,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农村地区优质客户资源相对匮乏,且长期以来被大型国有银行挖掘,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在吸收存款等业务上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农村物理网点因客户群体年龄结构偏大、金融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等原因,面临更为严峻的转型困境,却又难以从总行获取足够的资源支持,最终只能选择退出市场。
银行支行的关停对当地金融生态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金融服务覆盖方面,大靳支行等所在乡镇均无其他银行网点,其关停后将形成一定的金融服务真空地带,当地居民办理存取款、贷款等基础金融业务将面临不便,尤其是那些对线上金融服务接受程度较低的老年群体和部分农村居民。在员工安置上,相关银行需妥善处理员工的后续工作安排问题,如尧都农商行关停两家支行后,部分柜员面临就业难题。
为应对此类情况,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布局,在精简低效网点的同时,加大对线上金融服务的推广力度,并针对农村和老年等特殊群体,开发更具针对性、操作更简便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渠道。监管部门也需持续关注后续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平稳有序调整,保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稳定性,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