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新闻山西8月14日电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兴旺,特色为要。在山西省闻喜县河底镇坡申村,曾经乱石遍布、杂草丛生的磨盘岭,如今已是硕果盈枝的 “花果山”。这个集标准化种植、休闲采摘、现代仓储于一体的绿色水果生产基地,正以蓬勃的生机激活乡村经济 “一池春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 “新引擎”,绘就出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图景。

荒岭蜕变:从无人问津到四季飘香
走进坡申村水果种植基地,230 余亩的山岭间,鸡心果、维纳斯黄金苹果、珍珠枣油桃等 20 余个特色品种的果树错落分布,2 万余棵果树构成了 “四月赏花、五月摘桃、十月品果” 的四季农业景观。“就拿鸡心果来说,15 亩种植面积年产约 3 万斤,按照市场价每斤 8 – 10 元计算,单这一项每年就能带来 26 万元左右的稳定收益。” 基地负责人、闻喜县永盛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永庆算了一笔丰收账,目前整个果园年总产值已稳定在 80 万元上下。
这份丰收的背后,是一场历时数年的 “荒岭改造战”。2019 年,永盛农牧专业合作社牵头,投入 600 余万元对坡申村原下庄窑村荒废的磨盘岭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整理,先后完成土地平整、3 公里产业路硬化、1200 米灌溉管道铺设等基础工程,让昔日 “种啥啥不成” 的荒岭逐步蜕变为 “旱能浇、涝能排” 的标准化果园。
多方助力:政策护航破解发展难题
“刚开始最愁的是水和路,50 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真是‘及时雨’。” 牛永庆回忆,基地建设初期,河底镇党委政府主动对接服务,争取到 5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 500 立方米蓄水池和 200 立方米化肥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灌溉难题。2021 年,当地再投入 50 万元,利用 3 孔废弃窑洞改造建成 2600 立方米的窑洞式冷库,不仅满足了基地水果保鲜储存需求,还向周边 3 个村的农户开放租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 3 万元。
政策的 “春风” 还吹来了技术赋能。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果树专家团队定期驻村指导,从剪枝、疏花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提供技术支持,使水果优质果率从初期的 60% 提升至现在的 85% 以上。
富民兴村:家门口的 “就业岗” 鼓起钱袋子
“在这里干活每天 80 元,每月能挣 2000 多块,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正在果园进行疏果作业的坡申村村民沈金枝说。像她这样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 23 人,季节性用工高峰期可达 50 余人,年均发放务工工资超 60 万元。
土地流转也让村民获得稳定收益。村民将闲置土地以每亩每年 500 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不仅盘活了 “沉睡” 的资源,还能通过参与合作社分红获得额外收入。截至目前,基地已带动坡申村及周边 3 个村的 87 户农户增收,其中脱贫户 12 户。

蓝图绘就:从 “卖果子” 到 “卖风景”
如今,基地的发展蓝图正不断延伸。牛永庆介绍,规划中的岭下 “休闲园” 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将把下庄窑老村的 12 孔闲置窑洞改建成民宿和农家乐,配套建设亲子游乐场、生态垂钓池等设施,打造集 “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康养” 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从单一的水果种植到 “农业 + 文旅” 的多元融合,坡申村的绿色水果基地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 “果篮子”,更鼓起了村民的 “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在产业兴旺的道路上,磨盘岭的花果香正飘向更广阔的市场,也飘向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杨秀文 温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