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客户端新闻 1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2024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开展一个月,目前有川渝两地260多家企业参与,将提供3000多个适残岗位,涉及互联网、教育培训、金融、制造等多个行业,充分契合新时代、新业态背景下的残疾人就业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四川省2024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在启动仪式前的助残就业工作专题座谈会上,部分残疾人就业创业代表、企业代表和残疾人协会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并提出工作建议。省残联副理事长黄卫德介绍,目前我省共有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123.3万人,其中已就业84.6万人,在未就业的残疾人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且尚未实现就业的还有6.3万人。
从残疾类别看,肢体、听力、言语、盲人等其他类别残疾人就业率均在75%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率不足50%;从残疾等级看,三、四级残疾人就业率达84.15%,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就业率不足50%。黄卫德坦言,智力、精神、重度、大龄、低学历、农村残疾人就业面临更大难题。
对此,今年全省各级残联将与人社部门通过深入开展走访摸排、制定分类援助计划、举办招聘服务活动、组织政策落实活动、开展权益维护活动、切实做好兜底保障等六大举措实施精准就业服务。
此外,省残联将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动态掌握残疾人就业现状,发挥“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站作用,根据残疾人情况分类提供针对性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学校开展政策宣传,大力推行“直补快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经办模式,使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对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将培训班开到乡镇、村社,让残疾人就地就近接受优质培训,切实提升残疾人技能水平。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实施兜底安置。对困难残疾毕业生,落实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实施结对帮扶,“一人一策”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省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作用,引入社会化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就业创业服务,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