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远志第一镇”崛起15亿级产业 闻喜薛店镇药材采收激活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市道新闻11月14日电 初冬时节,峨嵋岭前沿的闻喜县薛店镇3.8万亩药田迎来采收旺季。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挖柴胡、远志、黄芩,新鲜药材铺满田垄,浓郁药香中涌动着丰收的热潮。“7亩柴胡亩产达四五百斤,今年又是稳赚的一年!”种植户冯海香分拣药材时的话语,道出了当地药农的增收喜悦。这个昔日让农户“望药兴叹”的产业,如今已成长为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支柱产业,带动全镇95%以上劳动力吃上“药材饭”,成为山西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中华远志第一镇”崛起15亿级产业 闻喜薛店镇药材采收激活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薛店镇凭借海拔适中、黄土层深厚、日照充足的独特禀赋,自古便是道地中药材优生区。作为全国远志主产区,其远志年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享有“中华远志第一镇”的美誉。然而在数年前,品种杂乱、管理粗放、销路零散等问题,让这份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该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为核心抓手,联动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落实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推行从良种筛选到田间管理的全程标准化指导,彻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从零散地块扩展至3.8万亩,辐射带动县域种植面积达25万亩,形成以远志、黄芩、柴胡为核心的规模化种植集群。

科技赋能成为品质提升的关键引擎。在薛店镇中药材现代产业示范园,土壤检测仪、热成像监测器实时捕捉作物生长数据,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替代传统农药,从源头保障药材道地性。园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黄芩规范化种植试验,筛选优良品种并建立标准化种植规范。更具创新性的是全流程溯源系统的应用,通过对选种、耕种、加工、仓储等环节全程记录,生成专属“数字身份证”二维码,实现“来源可知、质量可查、责任可究”,这一模式与安徽亳州等全国先进地区溯源体系形成联动,大幅提升了薛店药材的市场认可度。“有了溯源码,我们的药材在广东、安徽等外地市场更抢手了!”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于谦表示,标准化种植使药材合格率显著提升,已成功进入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供应链。

从“卖原药”到“做产品”的转型,让产业链价值持续攀升。薛店镇通过招商引资培育80余家药材加工合作社,建成900平方米-4°C至0°C低温保鲜存储中心,有效解决远志等药材霉变损耗问题。闻喜县京药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党支部领办企业,提供“统一供种、技术指导、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年加工黄芩600吨、柴胡和远志各二三百吨,带动260多户农户年增收超2000万元。在沟渠头村杨戈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刘粉英实现“田间务工+厂房就业”双增收,每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种植户王银旺16亩多品种药材一茬收入超10万元,全镇药材经纪人队伍达600余人,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我们将持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和良种繁育水平,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镇长王晨胜表示。目前,投资建设的闻喜县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已破土动工,该中心集科研科普、商务洽谈、技术服务于一体,将进一步强化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如今的薛店镇,中药材产业不仅让黄土坡变成“聚宝盆”,更带动全镇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成为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地,幸福美好闻喜城”建设的强劲引擎。随着山西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个“中华远志第一镇”正以更强劲的产业动能,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杨秀文 温徐旺)

闻喜

闻喜坡申村:200亩回茬胡萝卜迎丰收 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增收路

2025-11-13 9:49:05

闻喜

闻喜郭家庄镇:千亩皇菊绽放“致富花” 特色产业促乡村振兴

2025-11-14 9:38: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