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销售市场现乱象,引发关注。众多消费者与部分知名白酒企业投诉反映,网络短视频平台及二手交易平台上,开盖酒、光瓶分拆酒销售视频频现。如 “52 度 500ml 国窖 1573,官方旗舰店售价 999 元,开盖价 470 元一瓶;53 度 500ml 青花郎,官方旗舰店售价 1119 元,光瓶价 540 元一瓶”,此类信息众多。
业内人士称,开盖酒指销售前原包装遭破坏、瓶盖被打开的白酒,常见手段:一是购买者破坏原厂瓶盖防伪二维码,扫码抽奖后拧回瓶盖售卖;二是开盖换自购瓶盖再售。光瓶酒即拆除盒装白酒外包装后售卖。售此类酒商家多称酒为原装真货,以低价、直播开盖刮码等吸引消费者。调查发现,问题产品多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售卖,涉及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
专家指出,开盖酒、光瓶拆分酒存风险。其一,质量难保障,开盖或拆包装后产品无法溯源,生产、标识信息难确认,不良商家易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其二,有食品安全隐患,兜售现场杂乱,酒体开封后失去密封保护,易受污染、变质,威胁消费者健康。
春节临近,白酒销售旺季来临,四川省消委会、重庆市消委会、河南省消协、山西省消协联合提醒:消费者购买 “开盖酒” 有风险。
1、选正规渠道购酒,警惕超低价开盖酒、光瓶酒。
建议去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酒类专卖店或合法网络商家,其进货把关严,可降风险。勿轻信低价、原装等说辞,开盖酒无法溯源、质量无保障。
2、网络平台要强化白酒销售账号与行为管理,建动态监测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广告、直播监管,要求商家依法宣传,禁止虚假、夸大宣传;电商平台依规定审核经营者资质,保障消费者权益。
3、白酒厂家应强化经销商管理,优化促销政策,督促诚信经营。
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探索技术、营销创新。诚信是企业发展关键,商家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品牌形象,才能获信任。
4、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查违法经营行为。
开盖酒等销售涉嫌违反多部法规,侵害消费者与企业权益,破坏市场秩序、助长假冒伪劣,隐患大。建议加强监管、查处违法行为,保障节日市场消费安全。
四省市消协联合发声,旨在唤起各界关注,净化白酒消费市场,让消费者安心选购白酒过节,各方也将持续关注,维护市场秩序。(赵彦)